瀏覽次數:165作者: 市委信息發布 信息來源: 宣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2-03-14 |
實施“兩強一增”行動,是省委部署的重要工作,是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重要抓手。近日,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我市《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方案(2022-2025年)》已印發出臺。
方案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關于“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,發揮“畝均論英雄”的牽引作用,推進農業土地規?;?、組織企業化、技術現代化、經營市場化、服務社會化。目標到2025年,力爭農業勞動生產率達5.6萬元/人、農業畝均產出率超1.1萬元/畝,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.5%,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%,農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保持基本同步。
科技強農中將具體實施農業“四新”科技成果轉化行動、種業強市行動、種養業提質增效行動、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行動、農業綠色循環發展行動、數字賦農行動。機械強農包括優勢產業集群壯大行動、特色農機研制補短板行動、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、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、農業“標準地”改革行動、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行動六大方面。促進農民增收則將通過開展工資性收入倍增行動、財產性收入擴量行動、經營性收入壯大行動、轉移性收入提升行動實現。
我市“兩強一增”行動由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。在市農業農村局設立辦公室,承擔日常工作,實行清單化、閉環式工作機制,定期調度、定期通報。
方案指出,要加強“雙招雙引”,助力“兩強一增”行動落地生根。在加強用地保障方面,要求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,應安排不少于10%的建設用地指標,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。加強資金支持方面,要求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,統籌用好相關涉農資金,并從財政、稅收、金融等方面提出具體支持措施。
根據部署要求,“兩強一增”行動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,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,開展農業勞動生產率、農業畝均產出率等指標調查統計,建立與用地指標、涉農資金安排“雙掛鉤”的“賽馬”激勵機制。
在全省“規定動作”之外,我市創新開展“自選動作”,要求結合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,聚焦產業發展特色,推動建設水準、科技含量、智能程度、生產效率、質量效益、共富成色“六高”集成,打造一批種植業、畜牧業、漁業、休閑農業等領域的“未來農場”,推動成為科技強農、機械強農的集中展示地和先行示范區。
我市“兩強一增”行動方案還對主要任務進行了分解,明確了深化“科技特派員+制度”等54項具體任務的年度目標、責任單位,并對今年各項工作任務細化了具體工作舉措、實施區域及量化指標。
(記者 譚藝瑩)